2011年5月19日 星期四

懷想

靜坐
多年前阿嬤坐過的門廊
凝視
阿嬤年少時望過的天空
想望
少女詩樣的情懷 未竟的夢
漂泊
如過往的雲煙 不住的飛雁
當緋櫻紅上山頭時
請記住我燦麗的容顏
回想
將如繽紛的落英 隨風四散
而我
當如一片落紅
化身春泥
戀護著這美麗的故鄉

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最後的負荷


請再給我最後一次的負荷
讓我再一次感受那沉重的甜蜜

請再給我最後一次的負荷
讓我再一次挑起那沉睡已久的山林記憶

請再給我最後一次的負荷
儘管我的身子已龍鍾不堪
但我仍盼望著那最後一次的施力
因為我不願如此靜靜的朽去

若不再給我最後一次的負荷
也請讓我化成冬日取暖的灰燼
燃燒我及山林的記憶
成為永恆的回憶

後記:〝竹馬〞 早期山區搬運整捆竹子或柴薪的工具。
是以兩支大小相等的Y形分叉樹幹修整聯結組成。〝竹馬〞
Y字形的分叉處可放置竹子或樹材。搬運者左右手分持兩支
Y形樹幹底處,以雙肩挑起〝竹馬〞。

2011年2月13日 星期日


門埕
承載著 承載著阿公的厚石
胼手鑿出一方方的硬石
平鋪成家族五世其昌的想望
洋溢著 洋溢著阿母花嫁般綺麗的幸福
帶著滿滿的祝福
期待共創枝繁葉茂的連理樂譜

在那滿山遍野金針花開的過往季節
排列著 排列著朵朵未及綻放的金針花朵
當大尖山的朝陽昇起前
默禱今天將有竟日的陽光
給那平躺的花朵焰火般熱情的擁抱
門埕的石板 奮力反射出熱的幅射
讓金針花的水份 昇華成期待中的財富
陳鋪成世代子孫康莊的大道

日出日落 花開花謝
門埕迎接了一個又一個新生的喜悅
門埕承載了一個又一個成長的歡愉
月盈月虧 燕去燕回
門埕送走了阿公 阿嬤
門埕承載了離去的哀愁
當阿爸 阿母的青絲染霜白
門埕知道歡樂的歲月不再
門埕只是靜靜的陪他們等待
等待年節的到來
等待孩童的笑聲再來
等待兒孫滿堂的榮景重在

後記:「龜仔頭」曾經是華山村最大的聚落,早期以竹纖維造紙為主要產業,民國六○、七○年代金針花產業曾盛極一時,八○年代也有過茶葉栽種、製作的
榮景。三合院中以石板鋪成的大門埕,成為各個時期不同產業的共同使用空間。如今聚落人口外移嚴重,除年節外幾不可見青壯年。偌大的門埕,更顯出繁榮後的孤寂。

2011年1月28日 星期五

與子談社會化

親愛的孩子:
昨晚你若有所思的問我:有沒有聽到莫氏樹蛙的聲音。我說:有啊!大概出現有些日子了,秋天的腳步近了!
孩子,最近你國文課也該讀到台灣本土文學作家陳冠學「田園之秋」中的文章。在大自然中生活對於季節的變化特別有所感覺。周遭草木的顏色,不同的蟲鳴鳥叫,而像我們在山上,眼前雲層的高低,遠眺山下視野的變化,都叫我們感受到季節的更替,而像爸爸歲過中年,更有些對時光飛逝的悵然。但對於年輕的你,該是感覺不到秋風所帶來的那一絲絲愁意的。
孩子!看著你的身高日漸增長,我知到你的生理正在成長,但我擔憂的是你心智成熟的腳步跟不上生理的轉變。你必須學習如何去適應這個社會,亞斯伯格的小孩,社會化發展遲緩是他們進入青春期首先會碰到的難題。我要先和你說明何謂「社會化」,其實它是物種演化的一種機制,人或者其他群居的動物,在物競天擇下他們領悟出群居對於自我生存我較大的好處,便演化出群居的生活習性。但群居之後便會有同一物種相處的問題,在不斷的衝突當中,他們便會產生一種新的生活規範,這便是「社會化」的伊始。而社會化的運行之道,是透過群體的學習,生活經驗的累積而來的。我們所謂的「察顏觀色」,那種能力並非與生俱來,而是經過後天的學習而成的。當然對你而言這並不簡單,就如同你總以為別人不了解你,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你也無法了解大多數的「其他人」的想法及作為。
孩子!去年「莫氏樹蛙」鳴叫時,你找到了一所可以接納你,讓你學習的學校。今年「莫氏樹蛙」又準時的回來了,你的心智是否有所成長了呢?雖然大部分的人「社會化」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與時俱進,偏偏你缺乏如此能力,但這也無妨,上天另外賜給你過人的聰明才智,透過智能的分析判斷,相信你也可以學習如何與人相處的「社會化」之道。
2010/9/16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醉蝶花


微風中搖曳纖細的體幹
高昂挺立著
努力地 綻放
嫣紅燦麗的容顏
只為等待凋落
讓久候的蒴果成型
綻裂
為了新的世代 長成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對話

2010/10/13
依舊準時抵達孩子的學校,看著學生魚貫的下樓梯,到集合場準備放學。下了車,便看見總務黃主任過來,他說孩子又出狀況了,在樓上不肯下來。對於自己孩子的情形,早已了然於心,面對如此的告知我並不訝異,向主任道過謝、致過意便信步的走上二樓,到孩子的教室,只見他獨躺在教室外的水泥長椅上,淚珠還在眼框中打轉,我拍拍他的肩膀,輕問他:怎麼了?他只不悅的說:你沒看到我心情不好嗎?「我當然看到你心情不好,而且還在生氣,但我不知到發生了什麼事,讓你如此生氣!」「這個我不想講,反正講了也沒用!」其實早便料到孩子會如此說。「好吧!不想講便不講,不過講出來或許我可以幫幫你!」此時,孩子的導師也走過來了,他說:「剛才發脾氣,摔了提袋,也碰擊了兩位同學,問過他原因,他一直不肯說。」我眼睛的餘光瞄到了那斜躺在窗檯下給他裝早餐及飲水的袋子,似乎是摔破了袋內的鋁箔包果汁,滲漏了一地。向導師道過歉,也勸動了孩子先回家。
上了車,暫時保持沈默,出了校門再問他會不會口渴,是不是先去買個飲料,孩子淡淡的說:隨便!在路旁的雜貨店,他選了一瓶蘆薈汁,這東西他沒喝過,一上車便問:「蘆薈是什麼?」我頓了一下,用他愛用的學術性調皮方式回答:蘆薈是植物界、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目不詳、科不知道、應該是蘆薈屬!孩子說: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它可以吃嗎?當然可以,要不然怎會有人做這飲料賣人。蘆薈的葉子像仙人掌一樣肥厚,可儲存大量的水份,蘆薈汁便是用葉子做的,而且聽說:它可「降火氣!」我特別加重語氣強調了這句話。孩子似乎也沒什特別的感覺,逕自的打開瓶蓋牛飲了起來。
過了片刻的沈默,見他心情平靜才嘗試向他「套出」方才發火的原因。「可以談談剛才為什麼生氣嗎?」「請自行研究,謝謝!」孩子用他近來慣用的回答語句答話。「是英文小考的事嗎?」因為剛剛導師提到最後一堂是英文課。「是有關係,但重點不是考試本身,而是有一位平時英文成績都比我好的同學,過來問我考幾分,我怎知道啊!我們是同學交互改考卷的,偏偏我確信有一題被改錯了,而其他有還沒發現的也不知有多少,問我考幾分,我看要去問福爾摩斯才知道!這陣子真衰,都很煩了,還來問我這些。」孩子連珠炮似的說了這一大段。說著,說著,看他火氣似乎又要上來了,便把話題扯開,同他談談他最近使用〝RGP製作大師〞製作遊戲軟體的情形。見他心情平穩了,再把話題拉回:「剛才發火時打到人了,你知道嗎?」「我當然知道,雖然我眼睛閉起來,但是我的聽覺和觸覺還正常」「喔!你聽到我和邵老師的談話」我故意如此問他。「那也有聽到,但我指的是我生氣的揮舞雙手往二班的教室走去,感覺有碰到東西,也聽到有二個人說:今天真倒楣!聽聲音分辨的出來,一個是原班的同學,另一個是隔壁班但同分組班的同學。」「的確是倒楣,放學時間剛好碰上你發火的時候,教室走廊的寬度大約一百五十公分,你平舉雙臂的寬度約略與你身長一樣,當你發火在走廊胡亂揮舞時,經過的人可能倖免被你碰及嗎?」「不可能!」孩子肯定的回答。「所以呢!下回心情不好想要發洩脾氣也要選對時間,看對地點。」「我盡量,但這很難咧!重點是我最近事情很多,心情很煩,你不要再講這些會叫我更煩的事了!」孩子答話的語氣提高了。「O.K你開學至今每天都說心情不好,倒底是那些事讓你心煩,總要說出來,或許我可以幫你,給點意見!」孩子用堅決的語氣講「不需要!〝I don’t belive you and you can’t help me〞」當父親的被孩子如此回答也夠沒面子的,但碰到如此的孩子除了無言的自我苦笑,又能如何!而希望孩子能學到的事情,總也要在一些看似無厘頭的對話中說給他聽,總希望有些時他可以吸納進一些無能的老父對孩子能夠心智成長的微薄盼望。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悠游

孩子國二了,雖然對電腦遊戲著迷的程度依然,但越來越沈重的課業,讓他不得不多花費些時間在家庭作業上。當然這也少不了讓他多發些脾氣,咒罵幾句,碰到這情形,為人父親的只能識相的趕緊「閃邊」。
數學是少數可以讓他發現「新意」的功課之一。今天他又同我說他的新發現,大略的意思是:他發現相鄰的二個整數它們的平方值的差,由小到大呈一、三、五、七、九…的數列排列。我用紙筆算了一下,建議他用代數來求兩數的平方差的公式,沒多久他便說:喔!原來如此:兩整數(a+1)平方及a平方的差為:2a+1。
以前我拼命專心學數學,背公式,就是不曾發現題本以外有趣的數字。孩子還同我說:0.99999…的循環小數等於一,因為6/7+1/7若以分數計算為7/7=1,但若以小數計算將會是0.999999…的循環小數。真服了他!
數學的學習理當如此,它是一門牽涉到邏輯思考,思辯分析的學問,以前國中的數學老師怎一昧的要求我們背熟公式呢?小學培養出來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及自信,不消幾次的考試評量,便被磨蝕怠盡了。經過這段不堪的學習歷程,幸存的一點數學能力,在沒有了考試壓力之後,似乎也全然被拋諸腦後了!回首來時路,再看看今日的孩子,雖然學習環境的畸形依舊,升學壓力甚或加倍,但孩子還保有快樂的自我學習方式,在國中的苦海中,悠游出一小方自得的空間,也足以令人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