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7日 星期一

孩子與我的美術作業


 連續四天的元旦假期後的禮拜三,孩子照往例帶著他高中頭一份美術作品到學校,他說:延宕了幾次這一週總算輪到他上台解說他的作品。下午接他放學,孩子略帶滿意的說,老師給了八十四分的評分。
亞斯伯格特質的孩子進入高中階段,許多新的學習、新的成就評量方式,都等著他去適應,這也考驗著我們帶引幫助他學習的能耐。回想這段日子以來就為了這份水彩抽像畫的作業,孩子發了不少脾氣。打從美術老師和同學解說這份作業的畫法,孩子在當天放學回家的路上,便以充滿期待的心情,和我分享他對內容的構思。那時他說主題打算畫「甦醒後的睡獅」,內容包涵中、日的恩怨情仇,以及中國大國崛起後東亞局勢的變化。聽完孩子的描述之後,我便心知不妙,未來的日子必有些要幫他克服的困境。

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學習的公因數

冬雨連綿的日子,罕有人會到山上,鎮日閒坐窗邊,看那山嵐飄渺,聽雨聲瀝瀝,看似悠然自得的山居歲月,內心實在悶得發慌。近日母親又因急性膽曩炎開刀住院。身體健康是維持住了,但未來出院,又得面對經營了三十多年的火鍋店的去留問題,似乎還有一堆事情要煩著!想著,想著心頭不免也憂鬱了起來。
耳聞今天第一聲滑進停車場的車聲,原來是清圳校長帶政大吳正偉老師過來。吳老師是因為今天在中正大學有個學生社團服務企劃案的比賽,因此下來關心他指導的社團,這幾年看著他配合華緣教育基金會一起努力,也為雲林的偏鄉小校的孩子,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風貌。

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一編未能說出的講稿- 歸鄉遊子

前幾天接到泰安老師的電話,說他和清圳校長想在今天的活動中,穿插一段談話,這也是各位小朋友看到我站在這邊的原因。那為什麼是我來跟各位講話呢?因為校長、泰安老師說我是「歸鄉遊子」。
我想,接下來我該為我們低年級的孩子解釋什麼是「歸鄉遊子」。像你們這般年紀之前,我一直是生活在你們上課時所在的這個山區。小學六年的時光我是在華山國小度過的,而每次到梅山市集,我都得途步經過華南國小。那六年當中這兩所學校的校長任期滿的時候是互換的,這兩位校長又分別住在華山及華南村,我還天真的以為他們會這樣子互換下去,直到不當校長為止。小學畢業後我便離開了這兒到外頭唸書,畢業後,當兵,當完阿兵哥之後,便在外地找工作,上班。我們那個年代的孩子幾乎都是這樣,十多歲便離開家鄉,長大成年之後回到故鄉的幾乎沒有。因此大約十年前我回到家鄉,並在這兒開創事業,便被比較正面的認為是「遊子返鄉」的典範。但是說實在話,我回鄉創業這件事情一直都不在我的人生規劃當中。

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失物記

今天接孩子放學時,見他臉色鐵青難看,我沒問他。孩子帶著憤怒的語氣說:「每次星期三都這麼衰」他開了車門將手上的書包、提袋用力的摔進車內,那力道看得出來他有著滿腔的憤慨。發動車子的當兒我輕聲的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了?孩子沒正面回答只說:「是想怎麼樣嘛!難道每個禮拜三都要我召開『國安會議』是不是!」我說「被欺負了嗎?你要好好把事情講出來。」孩子這才說:「上完國術課回教室,要看時間時才發現抽屜的東西被人『吃』掉了!」當下我沒會意過來,還以為真有人偷吃他的食物,「是吃了什麼啊?」孩子盛怒未平的說「不是食物啦!我剛才說『看時間』那還有什麼東西呢!」「手機嗎?」孩子馬上接口「你沒看到手機一直拿在我手裡啊!」其實他坐在後座我跟本看不到他的手。但我知到書旻姊姊送他的Apple ipot touch 丟掉了。

2012年11月7日 星期三

尊師與真理

孩子讀高中後依然十分熱衷和我分享在學校上課的內容,在這之中他最常提及的似乎是公民課。並非是他對公民課特別有興趣,而是他感覺到我們所處的環境現況與教育理論之間總有很大的差距,甚至是背道而馳。另一方面他認為公民老師對於時事的看法太過於主觀,並有極大的政治立場偏頗。
關於孩子在放學後回家途中所發的牢騷及見解我總是耐心的傾聽,這一星期他談到課堂上提及的兩個話題,一是有關最近新聞鬧得沸沸騰騰的「軍公教十八%優惠存款」。老師認為這早在八十四年便取消了,就是那些「有心人」利用媒體炒作新聞,讓民眾產生誤解。孩子對於這事的源由不甚了解,我要他回家後上網找資料。但孩子對於官方的解釋說這是當初軍公教人員生活清苦,因此以高於當初定存利息六%的優惠存款來補貼感到存疑。對此,我跟孩子說,軍公教人員的待遇水準如何我們先不管,但以實施此一政策時銀行一般定存利率十二% ,相對於現今不到一%的定存利率而言,如此單一族群的社會福利,是不是「照顧」過頭了?況且今天比起當年是利率大跌,倘使情形反過來是利率漲過十八%呢,政府對於此一政策的作法將會如何呢?孩子說:這些腦殘官員應該會提高優惠存款的利率吧!我說:這事值得思考,這牽涉到人性的貪婪私心,以及一個政黨的政權保衛。然而我對於這位有三十年年資的老師,自己也是「優惠存款」的受益者,還如此對學生做出錯誤的解釋,實在無法認同。
孩子還提到他對老師所言的另一個疑惑,老師說:若大家對於資本主義的弊病感到厭煩,轉而選擇共產主義,那將會變成均貧的社會。孩子說:像透過良好又有正義性的稅制,將所得重新分配不也是一種共產主義的精神嗎?我同孩子說:老師應該是將共產主義等同於前蘇聯、東歐、中國那些極權國家。在我印象中,馬克思認為共產制度,應該是工業革命後,社會生產力發達到極限時所取代資本主義的生活方式。我還同孩子談到「無政府主義」,柏拉圖的「理想國」還有「烏托邦主義」。要孩子在未來的學習中,多看些書籍,多找些資料,也要自己多作思考。
想不到時至今日,孩子還會碰上如同早年我們求學時那般思想僵化的老師。對此,我要孩子將老師所言多加省思,要訓練自己分辨是非的能力,追求知識的最終目標並非考試分數,我們要的是真理。尊敬老師是學生應有的態度,但這和對真理的熱愛並不相悖。而另我始料未及的是,以前國中時看了幾本當時所謂的「雜書」「無路用冊」,如今在孩子讀高中時,還可以派得上用場,和他聊上幾句。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褪去光環看見自我

親愛的孩子:
高中的學習有些時日了,第一次段考評量也過了些日子,成績就如你我都知道的。若以國中階段的表現而言,你會有些失落,但在我看來一切還是那麼的美好。
孩子!你在讀書求知方面,比起當年的我要強太多了。況且數理方面,你的成績依然是那麼亮麗,國文科雖然當年在我讀書時是較為拿手的,但袒白說在閱讀理解及內容思辨上還是比不上你,而且在最近我也發現你在寫作方面,有長足的進步。
現今最令你感到學習無力的應該是英文吧!開學至今,你的英文評量成績大多在班上排尾,而且老師教學的進度飛快前進,似乎也沒有人會在乎這少數落後的個體。孩子!小六時,我們去花東騎腳踏車旅行,你好不容易騎上鹿野高台,趕上了正在那兒休息眺望鹿野風光的同學,你原以為可以和他們一樣欣賞山下的美景,怎料在你正要停車之際,車隊便也起程下山了,那時你雖然失望,但卻不再動氣,只是愴然的尾隨車隊下山。那時我不也跟你說過:「群體的社會充滿仁慈的互助,卻也有更多現實的競爭」後者是一套叢林生存法則,雖然扭曲了人性,但卻是現實社會通常的運作模式。 從小你沒上過補習班,在偏遠的山區小校,甚至沒有半個英語師資。因此在你剛進國中時,英文也是讓你感到陌生的課程,那時英文老師徐老師真好,她讓你有不同其他同學的作業練習方式; 怕你無法掌控學習進度,老師每天幫你寫下 自習進度,畫記回家所要讀的內容。但是孩子!人生一輩子能像你在國中這般碰上那麼多位有愛心及耐心的老師,真是不易啊!
孩子!你現在的學習表現,以班級標準而言是中等之上,我不知道你怎麼去看待這樣的結果。而我倒認為這是上天很好的安排,褪去光環之後,你可以更加清楚的審視自己,發現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才可以更加明白自己的長處所在。或許在未來,有些課程你會追趕不上同學的學習進度,雖然會因此讓學習變得無趣,但我希望你絕對不能放棄,考試分數真的不代表什麼,求知也非得在頂尖大學不可。你要做你自己,安排擬定自己的學習方式。或許這並非是件容易的事,但只要你有心,不必在乎別人的看法,認真朝自己的目標前進,要跳脫原有的框架,才有突破的可能。真的!對於學習而言,成績真的不算什麼!

2012年10月18日 星期四

愛與等待

接孩子放學,他一上車便說:「國文課的作文總算發回來了」。從他略帶高亢的語氣,聽得出來孩子的心情是愉悅的。我說:這篇作文的成績應該不錯吧!「老師給了A+,你要不要看?」孩子說著,順勢從後座要遞作文稿紙給我,我急忙回說:不了!現在正在開車,等回家再看!
之後孩子意猶未盡的告訴我這次作文題目是「夏天記憶深刻的聲音」,孩子說他以颱風天狂風暴雨做為寫作的題材,並用音樂課教過的交響曲四個樂章,主題旋律應用在文章之中。還沒親睹文章內容,但聽孩子如此描述,大抵知道這又是一篇發揮他獨到觀察的好文章。果然末了孩子提到,老師給的評語也是如此。
回想孩子自從小學有作文課以來,這項功課一直是他心中的痛。我也很難理解 ,一個喜愛閱讀,而且也廣泛閱讀的小孩,講起他所閱讀的內容可以頭頭是道,他所理解的語彙甚至超越一般大人,為何無法寫出一篇可以令人讀懂,又語句通順的作文呢?後來有幾次我仔細看了他的作文,發現孩子作文的內容其實是言有所本,只是有太多是他獨特的感受,或者是他在寫作當中,靈光一閃突然天馬行空的想法,因此整篇文章給人的感覺是:東拼西湊,有頭無尾,語焉不詳,令人不知所云,當然也得不到什麼好成績,而事實上孩子是可以明白說出他在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想法。幾次挫折下來,孩子開始視作文為畏途,每次的作文作業,總要將它壓在最後不得不寫的時候才拿出來,邊寫邊罵,當數算到老師所規定的字數時,便在完成那個句子時,畫下句點,就此擱筆,因此在那時常常看到他那種有頭無尾,無釐頭式的作文。
孩子為了作文也發了不少脾氣,儘管在這件事上在他國中階段還是常常受挫,還好他卻從未放棄,他也夢想著有朝一日可以寫出一篇好文章。在這當中我指導他寫了幾次作文,先和他討論內容的分段大綱,再讓他寫,有時甚至要唸出句子讓他逐字照抄,不過我會讓他知道為何這個段落要如此寫法,又為何要用這個句詞來表達。這幾篇合力完成的作文,拿到了不錯的成績,也引起他對寫作的興趣及信心,在國三時他大概可以獨立寫出讓人讀懂尚稱通順的作文。有一次模擬考 的作文,他把寒假時我帶他去清水溪地質踏察的見聞寫入文中,老師認為頗有獨特的見解,給了滿級分的成績。漸漸的,他不再對寫作感到無趣或者恐懼。也可以常常在網路上發表自己的長篇大論。最近在社群網站上看到他對時事批判的留言,發現孩子真的進步了,而且是大大的跨越了。
曾有人告訴過我,對於亞斯伯格的孩子只有「愛與等待」。愛!這事對為人父母而言,是與生俱來的,然而在漫長的等待過程卻是令人難耐的。最近這些日子,我看著孩子假日時在家裡開設的餐廳,可以熟練的幫忙送餐,細心的回答客人的問題。以前一向動作不協調的孩子,現在可以靈活快速的繫好鞋帶。孩子在不知不覺中真的長大了。看來,在陪伴引領孩子成長的路程中,我們不妨常常回過頭告訴孩子:可以慢慢來!我們會停下腳步等待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