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學習的公因數

冬雨連綿的日子,罕有人會到山上,鎮日閒坐窗邊,看那山嵐飄渺,聽雨聲瀝瀝,看似悠然自得的山居歲月,內心實在悶得發慌。近日母親又因急性膽曩炎開刀住院。身體健康是維持住了,但未來出院,又得面對經營了三十多年的火鍋店的去留問題,似乎還有一堆事情要煩著!想著,想著心頭不免也憂鬱了起來。
耳聞今天第一聲滑進停車場的車聲,原來是清圳校長帶政大吳正偉老師過來。吳老師是因為今天在中正大學有個學生社團服務企劃案的比賽,因此下來關心他指導的社團,這幾年看著他配合華緣教育基金會一起努力,也為雲林的偏鄉小校的孩子,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風貌。

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一編未能說出的講稿- 歸鄉遊子

前幾天接到泰安老師的電話,說他和清圳校長想在今天的活動中,穿插一段談話,這也是各位小朋友看到我站在這邊的原因。那為什麼是我來跟各位講話呢?因為校長、泰安老師說我是「歸鄉遊子」。
我想,接下來我該為我們低年級的孩子解釋什麼是「歸鄉遊子」。像你們這般年紀之前,我一直是生活在你們上課時所在的這個山區。小學六年的時光我是在華山國小度過的,而每次到梅山市集,我都得途步經過華南國小。那六年當中這兩所學校的校長任期滿的時候是互換的,這兩位校長又分別住在華山及華南村,我還天真的以為他們會這樣子互換下去,直到不當校長為止。小學畢業後我便離開了這兒到外頭唸書,畢業後,當兵,當完阿兵哥之後,便在外地找工作,上班。我們那個年代的孩子幾乎都是這樣,十多歲便離開家鄉,長大成年之後回到故鄉的幾乎沒有。因此大約十年前我回到家鄉,並在這兒開創事業,便被比較正面的認為是「遊子返鄉」的典範。但是說實在話,我回鄉創業這件事情一直都不在我的人生規劃當中。

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失物記

今天接孩子放學時,見他臉色鐵青難看,我沒問他。孩子帶著憤怒的語氣說:「每次星期三都這麼衰」他開了車門將手上的書包、提袋用力的摔進車內,那力道看得出來他有著滿腔的憤慨。發動車子的當兒我輕聲的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了?孩子沒正面回答只說:「是想怎麼樣嘛!難道每個禮拜三都要我召開『國安會議』是不是!」我說「被欺負了嗎?你要好好把事情講出來。」孩子這才說:「上完國術課回教室,要看時間時才發現抽屜的東西被人『吃』掉了!」當下我沒會意過來,還以為真有人偷吃他的食物,「是吃了什麼啊?」孩子盛怒未平的說「不是食物啦!我剛才說『看時間』那還有什麼東西呢!」「手機嗎?」孩子馬上接口「你沒看到手機一直拿在我手裡啊!」其實他坐在後座我跟本看不到他的手。但我知到書旻姊姊送他的Apple ipot touch 丟掉了。

2012年11月7日 星期三

尊師與真理

孩子讀高中後依然十分熱衷和我分享在學校上課的內容,在這之中他最常提及的似乎是公民課。並非是他對公民課特別有興趣,而是他感覺到我們所處的環境現況與教育理論之間總有很大的差距,甚至是背道而馳。另一方面他認為公民老師對於時事的看法太過於主觀,並有極大的政治立場偏頗。
關於孩子在放學後回家途中所發的牢騷及見解我總是耐心的傾聽,這一星期他談到課堂上提及的兩個話題,一是有關最近新聞鬧得沸沸騰騰的「軍公教十八%優惠存款」。老師認為這早在八十四年便取消了,就是那些「有心人」利用媒體炒作新聞,讓民眾產生誤解。孩子對於這事的源由不甚了解,我要他回家後上網找資料。但孩子對於官方的解釋說這是當初軍公教人員生活清苦,因此以高於當初定存利息六%的優惠存款來補貼感到存疑。對此,我跟孩子說,軍公教人員的待遇水準如何我們先不管,但以實施此一政策時銀行一般定存利率十二% ,相對於現今不到一%的定存利率而言,如此單一族群的社會福利,是不是「照顧」過頭了?況且今天比起當年是利率大跌,倘使情形反過來是利率漲過十八%呢,政府對於此一政策的作法將會如何呢?孩子說:這些腦殘官員應該會提高優惠存款的利率吧!我說:這事值得思考,這牽涉到人性的貪婪私心,以及一個政黨的政權保衛。然而我對於這位有三十年年資的老師,自己也是「優惠存款」的受益者,還如此對學生做出錯誤的解釋,實在無法認同。
孩子還提到他對老師所言的另一個疑惑,老師說:若大家對於資本主義的弊病感到厭煩,轉而選擇共產主義,那將會變成均貧的社會。孩子說:像透過良好又有正義性的稅制,將所得重新分配不也是一種共產主義的精神嗎?我同孩子說:老師應該是將共產主義等同於前蘇聯、東歐、中國那些極權國家。在我印象中,馬克思認為共產制度,應該是工業革命後,社會生產力發達到極限時所取代資本主義的生活方式。我還同孩子談到「無政府主義」,柏拉圖的「理想國」還有「烏托邦主義」。要孩子在未來的學習中,多看些書籍,多找些資料,也要自己多作思考。
想不到時至今日,孩子還會碰上如同早年我們求學時那般思想僵化的老師。對此,我要孩子將老師所言多加省思,要訓練自己分辨是非的能力,追求知識的最終目標並非考試分數,我們要的是真理。尊敬老師是學生應有的態度,但這和對真理的熱愛並不相悖。而另我始料未及的是,以前國中時看了幾本當時所謂的「雜書」「無路用冊」,如今在孩子讀高中時,還可以派得上用場,和他聊上幾句。